原友之聲

【原友之聲】用公正的態度,提升司法的溫度—專訪2012級校友吳亞安 作者:    發布時間: 2021年01月17日

吳亞安,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二級法官助理👩🏽‍🚒、第三屆上海法院“十佳青年”🗡、意昂体育平台2012級法學博士

何婷婷:對於每一位法學生而言,選擇法律作為自己的專業學習方向或是職業方向,都有專屬於自己的理由。可以說👨🏼‍💼,在法學生眼中〰️,法律的魅力是無限的,請問學長您當初為什麽會選擇法律專業呢?

吳亞安:法律對我來講是一種希望和理想。我在中學時期經歷過校園欺淩🕓👩🏻‍🦳。那個時候,我嘗試過很多方式去解決🦹🏿🚶‍♀️,都收效甚微。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觀看了今日說法的一個案例🏃‍♀️,這個案例給了我站出來的信心⛑️。之後我在家長的陪同下和學校說明了事情經過,而學校的老師也和民警一起對相關人員進行了教育👉🏽🚸。那一刻,我覺得法律不僅僅是一個條文👳🏼‍♀️,它與我們每個人都相關,生活中會有很多不確定的事情𓀅,但法律和規則可以為這些不確定提供保障。所以在高中畢業的時候,老師讓我們寫三個職業理想🤚🏿。我在紙條上寫下了“法官👎🍐、法官、法官”🕺🏿。現在,紙條雖然褪色,但理想早已在心中生根發芽🙇🏽‍♀️。

何婷婷:古語有言“刑為盛世所不能廢,而亦盛世所不尚”👙🗄。從古至今👕,刑法一直都是我們國家法律體系中的重要部門法。請問學長,您為什麽選擇刑法作為自己的專攻方向呢?學生時代您是如何學習刑法的呢?

吳亞安🐕:關於學習刑法我有三點小小的體會𓀄。第一點,就是要激發自己的興趣💝。有興趣才會有鉆研動力👦🏿,面對疑難案件時就需要有這種執著勁兒。比如之前套路貸剛出來時👨🏿‍🚒,導師就帶著我們去研究這種新類型的犯罪,後來我們通過召開專題研討會對一些疑難問題進行了系統梳理和整理👷🏼‍♂️,為正確規製這類犯罪提供了一些思路👩‍🚀。第二點,要構建體系性思維。法律是一個系統性很強的學科📅,在學習時要註意培養體系思維🙏🏽,確保對個案的處理🙇🏻,既要保證不同刑法條文間的協調性,也能保證刑法與其他部門法之間的協調性🫃🏿。尤其是當產生價值沖突時,我們要確保對同類法律問題采用相同的價值取向和裁判方法,努力做到類案類判。第三點,要研讀經典書目。流傳長久的刑法經典書目凝聚著法律人的智慧,也經過了時間和實踐的洗禮🖖🏻,我們閱讀經典時可以嘗試理解各位學術大家論證、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這對法律人來講將是很重要的思考方法。

何婷婷:“選擇了交大🕺🏼,就是選擇了責任”一直都是我們交大學子不斷鞭策自己的一句話,請問學長,您是如何理解這句話的🥯?

吳亞安:這是我們在進入交大後學到的第一句話👲🏽。法治力量是推動社會變革最重要的一個力量🧑🏼‍🎓。法治精神在這個多元化的時期👩‍👦🏸,也是凝聚共識的一種中堅精神。那麽我們這時候選擇法律,其實也是選擇一種更重要的責任。這種責任對我們來說有三個含義。第一,要對專業精益求精🍘。辦案,其實辦的是別人的人生,法律只有學的精才能對得起那些在最困難的時刻選擇相信我們的人。第二,要不斷更新知識庫🧎🏻‍♂️。法律會隨著實踐不斷更新🥅,而求學路上沒有一勞永逸,有的只是不懈追求。比如,在信息時代,傳統犯罪手段網絡化後會帶來很多新問題,我們只有去學習和掌握網絡犯罪的新特點🧑🏼‍🎄,才能對新類型犯罪進行有效規製。第三,要堅持初心理想。法律有很多技巧性的內容🫠,但最核心的價值還是源於人們的公平正義感。在學習和工作中,不能讓技巧覆蓋掉這種正義感🏏,避免那種結論看似在邏輯上講得通但明顯有悖於常理的情形。

何婷婷🧖🏿‍♂️:您的導師張紹謙老師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曾連續9年蟬聯意昂体育“最受學生歡迎教師”獎。請問您在張老師門下學習的過程中,有什麽難忘的故事🤾🏼?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嗎?

吳亞安🦹🏻:一是,張老師在課堂上不僅教我們知識🥧,也在不斷教我們做人的道理🤌🏽。正是在張老師潛移默化的教導下,讓我深刻的認識到💁🏽,不論做什麽工作,首先要養成良好的心性品質🥁🧜🏿‍♀️。二是🧎🏻‍♀️‍➡️,我覺得張老師治學非常嚴謹。比如幫我們審閱論文時,張老師總是很細心地指出不當的地方和修改的方向,我的論文大概有200多頁👨🏼‍🦳,老師用鉛筆在論文上一點點修改👩🏼‍🔬,連續批註了百十來頁。三是,張老師特別註重引導我們獨立思考🏠。在教學方面,老師對我們的問題回復非常及時,在回答問題時會告訴我們不同的觀點和理由,並引導我們去思考哪種結論更合適,以及為什麽會得出這樣的結論🏂🏿。我想🚵🏻♏️,這種引導中或許就是老師在“授學生以漁”吧🧑‍🎤。

何婷婷🤾🏻🙆🏽:學長博士畢業時正值司法改革深化之時,法官助理製度改革意味著成為一名法官需要更多的積累和磨練。一個優秀的刑事法官既需要有從繁雜社會活動中洞察行為本質的專業素養🦶🏿,又要有從個案中識別潛在風險的綜合素養🔧,更要有化解群體性矛盾糾紛的政策掌控能力。請問學長🆘,您認為成為一名合格法官或法官助理🧗🏻,需要具備哪些素質呢?

吳亞安:其實,我還在圓夢的路上🧙🏿‍♀️,我的理想是做一名法官,我覺得未來自己可能還學要加強幾個方面的能力🛀🏻🤷。一是強化專業學習🧘🏻。法律的適用不是僵化和機械的🚴🏻‍♂️,而是需要通過法律解釋來規製不斷變化的生活事實,這需要有精湛的理論知識做支撐😐。二是註重應用法學知識的積累🪬。在學校我們進行了很多理論法學的學習,但辦案時還需要有豐富的應用法學做支撐,因為書上的法律和實踐中的法律還是有些差別的🧏🏼‍♂️,這需要我們通過一個一個的案件去摸索和積累🧏🏿‍♂️。三是加強綜合知識學習。法律適用的目標是實現同類案件處理結果的大體一致和不同類案件處置結果的相互協調。要保持這種協調性就需要培養綜合性的知識體系↩️。

何婷婷👔:“用專註厚植理論,用專業端穩天平”。學長一直都非常註重審判經驗的總結🦵🏿⌨️。您撰寫的案例也入選2019年度上海法院100個精品案例🏊‍♂️。請問日常工作中您是如何總結審判經驗的🦗?有什麽方法可以和廣大校友分享嗎?

吳亞安:實際上對經驗的總結一直是我們院的一項重點工作,資深法官會帶著年輕人對實踐中的司法經驗進行系統梳理😬,我也是在部門領導和審判長的指導下去梳理相關問題👩🏻‍🍼。其中最重要的體會,一是要有敏銳的問題意識。善於從案例中發現問題,找出在同類案件中有代表性的問題,然後再看老法師們是如何處理這些問題的🧑🏼‍🔬。二是要有類型化思維🤪,將實踐中的問題總結出來後,再按照共性特點進行分類,然後再梳理不同類型問題的解決方法。

何婷婷:2019年上海一中院推出了類案裁判方法總結機製。請問學長我們在司法實踐中是如何推動類案類判的呢?

吳亞安:我也非常幸運能在資深法官的指導下參與了到類案裁判方法總結的編輯和撰寫工作。我覺得它有幾個特點🏷。一是💘,方法總結是為了司法公正👰🏿‍♀️。公正有很多側面🪑,適法統一應該是公正最重要的一個支點。對裁判方法進行總結🎩,其實是為了實現類案類判。要達到這一目標,首先要保證對類似案件采用了類似的裁判方法,就是通過過程管理和方法管理來實現目標管理和結果管理。二是🚏,註重價值和理念的歸納🦕。除了法律適用標準外👨🏻‍🌾🪚,也註重某類案件審判時的價值取向🌎。比如,在網絡相關的犯罪中就涉及價值選擇𓀊,究竟是應該偏向保護網絡平臺的權利呢😵,還是用戶的權利?究竟是偏重秩序的管理♔,還是科技的創新?這些都是類案裁判方法總結要考慮的問題,有了價值指引,很多疑難問題就可以得到解決。這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理解👨🏻‍⚖️。謝謝。

何婷婷:學長在步入工作後也一直堅持學術工作🛰👺,面對較為繁忙的日常工作,請問學長是怎樣平衡自己的工作和學習?

吳亞安🚞:我想我們法律人不僅要做一個工匠,更要做一個有智慧的工匠🤜🏿。工作和調研其實是相輔相成的。比如👨‍🦯,在案件中遇到問題時🔶,停下來求教下老法師,做一些歸納和思考⬇️,就很容易出成果🆎。當這些問題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又也可以圍繞類案撰寫文章。案件中出現的難點🍯👳🏽‍♀️,恰恰就是法律模糊的地方,也是最容易出調研成果的地方。做一個有心人,可以實現二者兼顧。

何婷婷💝:學長🤦‍♀️🫶🏽,您曾經說過您的理想是“用公正的態度提升司法的溫度”。可是在現實中,不可避免地會產生一些理想和現實的碰撞🧏🏼。面對理想和現實的沖突👨‍🦼,您是如何面對的呢🟩👨‍💻?可不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您的經驗🌞👤?

吳亞安🧒🏻:我想,不是所有人都很幸運🧗🏼,可以把自己的愛好變成工作🌀🫷🏽。理想和現實的沖突是在所難免的。我想生活和工作的總目標其實並不矛盾,都是為了讓人生精彩一點👨🏻‍🚀,這樣才會有一個良好的心態來面對困難和考驗。我覺得🧑🏽‍🍼,日知為智,每天都進步一點4️⃣,最後會有很大的提升。比如🤦🏽,一年裏,我們不能簡單地重復365天🤲🏻,而是要精彩地生活每一天🚴‍♂️,讓每天都有一些進步,隨著能力的提升👨🏻‍🔧,工作和生活都會更加精彩🙆‍♂️。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意昂体育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bs class="0e3y1"></bs>